背景
当前位置:首页 > 景点介绍 > 岜沙苗寨:神秘部落的前世今生

岜沙苗寨:神秘部落的前世今生

  • 发布时间:2024-10-17 09:29:38

汽车翻越五六公里蜿蜒山路,从江县丙妹镇消失在山脚下,黔东南二月的风吹过树梢,仿佛在讲述着这片土地的神秘故事。山坡上吊脚楼错落有致,屋檐高翘,飞檐斗拱,再次走进岜沙苗寨,熟悉的模样带回了我十年前的记忆。2023年的第一次旅行,选择了黔东南,再探岜沙苗寨,重温部落的传说和历史。很想知道中国这个最后的持枪部落如今发生了哪些变化,人们依然还自己织布、染色、刺绣,还用镰刀剃头吗,会扛枪行走在村寨?更想寻找十年前我在岜沙苗寨拍过的人们。

欲深度体验岜沙传统文化,去过苗年是不错的选择。苗年早晨,人们准备好糯米、肉和腌菜做的团饭,会先到山林里采集野花和草药,祭祀祖先和祈福。人们围着篝火烤肉、喝酒、聊天,享受这个特别的时刻,激昂的芦笙,灵动的舞,澎湃的歌,传统舞蹈气氛达到高潮。除了苗年,岜沙苗族村寨里,还有很多节日和活动可以体验岜沙传统文化,如芦笙节、龙船节、火把节、折禾节、吃鲜节,还有打青鱼、板凳舞、唢呐表演等等,如果你来旅行时,恰巧没有遇到,寨子芦笙堂的风情表演,也能弥补遗憾。

岜沙最引人注目的是扛枪行的人,在其他地方难以见到。这位扛枪的人叫贾生想,我拿出十年前拍的两位陀枪村民照片,他说还在村里。深山僻壤中,岜沙苗寨的持枪人只为自卫,并不想伤害他人,如今成了一种文化符号,仍被获准持枪。岜沙人的枪都是老式猎枪,将枪膛填满火药,用铁条捅进去压实火药,并不装弹,朝空中鸣放,烟雾中带来真实的文化体验。

亮光闪闪的镰刀,一刀一刀贴着头皮剃下去,缕缕黑发落下,让人紧张得屏住了呼吸。岜沙苗寨的男性在成人礼上就要接受“镰刀剃头”仪式。由长者担任剃头师傅,一把锋利的镰刀在男孩的头顶上剃出一个圆圈,代表着阴阳平衡和天地和谐,将剃下来的头发绑成一束,放在男孩的额头上,象征着成为了一个男子汉。不少人认为日本武士的“半鬼头”(HANKIDO)传统发型跟岜沙苗寨的“户棍”发型相似,甚至引发了日本某些族群的祖先来自岜沙苗族的说法。

拍摄岜沙苗寨全景的最佳位置是岜沙苗族文化陈列室,早间日出照耀着山坡上的吊脚楼温暖明亮,下午雾蒙蒙的山岚叠嶂则有独特的神秘感。我喜欢沿着下山的阶梯步入村寨不起眼的地方,看人们坐在房前晒太阳,一边刺绣,一边聊着家常。远离游人,展现自然,感叹时光易逝,岁月静好。

几米高的木架是村民晾晒稻谷用的,叫做禾晾架。最高的禾晾架约九米高,横栏杆一般都是奇数,岜沙人每家每户都有一个禾晾架,所以寨子里有几百个禾晾架。听说秋收“折禾”时分,当地特有的糯禾挂满了禾晾架,金灿灿的煞是好看,稻香溢满村庄。岜沙苗寨折禾节是感恩大地赐予丰收和祈求来年风调雨顺的重要节日,是苗族的“收获节”。

走到一处半山的吊脚楼,两只小狗吠个不停,估计鲜有游客进来。岜沙苗寨的民居以吊脚楼式建筑为主要形式,一般为三至五层,每层都有走廊。吊脚楼下层是养猪、养牛、养鸡和堆放杂物的地方,收获的稻子也堆放在里面。屋顶多用树皮铺盖,外墙一般采用“水润墙面”——用泥土、稻草和木屑等混合材料抹在墙面上,防风化和雨淋。

征得主人同意,进入一户人家,想拍拍照、聊聊天。他家吊脚楼也有些年头了,家中并没有太多现代化的电器,七十多岁的老人穿得整洁,在给孙子喂饭吃,小朋友瞪着眼睛看着我的镜头。大厅挂着的吊篮里有干辣椒、干花等,说是做食物的。过去苗寨因为缺盐,气候潮湿,无法用盐腌制食物,食物难以保存,当地苗族人用发酵的方式来制作、保存食物,于是有了酸汤鱼、酸笋、牛瘪、腌鱼等传统美食。

在村寨里一家餐馆吃酸汤鱼、牛瘪、酸辣腌鱼、腊肉、腊肠、蚂蚱、泡萝卜、糯米饭等,还喝了本地的米酒,菜肴不怎么上镜,吃起来别有风味。最特别的是酸辣腌鱼,不是我们认知中那种腌鱼,味道很特别。厨师说一般用稻花鱼来腌制酸辣腌鱼,用米、辣椒、盐等物发酵,一般一个月就能吃了,三个月最佳,甚至可以生吃。特意去了厨房,让厨师拿了一条生的酸辣腌鱼给我看看,颇有黑暗料理的感觉。

一位七十多岁的老人在门前编竹篓,他说半天时间就能编一个,如果要更精致些就要花更多时间。岜沙手工艺品通常以竹子、木材、绢丝等材料制成,如箭筒、竹筛、竹篮、竹笛,也有不少的蜡染工艺的服饰,小挎包、手袋,有一些银饰首饰等,都富有传统的苗族特色和工艺美感。

挤满游客的纪念品小摊子上,看到不少小木桶、木盆、木碗、木罐、小葫芦,草编的帽子、小框子,还有竹制的杯子、碗、小笔筒、小背篓等等。最显眼的却是一些塑胶编制的小背篓,塑胶的小珠珠子,塑胶的中国结,金属的小铃铛,色彩斑斓,光滑精致,价格又低又好看。木制与竹制的手工艺品相比起来,费时且外观也没有那么整齐、精致,估计以后手工艺品只会更加稀缺。

在苗寨里,姑娘们身穿绣满彩色花纹的传统服饰,头戴银光闪烁的苗族发饰,轻盈地舞动着双臂,翩翩起舞。她们的舞姿和笑声,充满了热情和活力,让人不禁沉醉其中。而在平时,妇女们总是刺绣不离手,即使是老奶奶,也是戴着老花镜,坐在路边绣花或者编织。这些织品不仅在颜色和图案上充满了创意和想象力,更反映了苗族人民对生命的敬畏和对大自然的感悟。

走进路边一家苗寨客栈,男主人正在拖地,他家即将要办喜事,他指着墙上的老照片说,年轻时的他还跟省长一起在苗寨合影过。女主人在门前手工织布,传统苗服通常是由手工编织的棉麻布料制成,色彩鲜艳、刺绣精美、工艺独特的苗服就是从织布开始的。其后需要进行多次染色和刺绣等工艺,才能完成一件华美的苗族服饰,越是华丽的服饰,耗时越长。

在岜沙苗寨,苗族服饰的染色工艺天然而繁杂,通常使用植物染料,如蓝靛、茜草、黄柏、板蓝根等,这些植物染料具有天然的色彩和抗菌防蛀的特性。例如,他们用板蓝根制作蓝色的染料,先将板蓝根研磨成粉,然后将布料浸泡在盐水中,再加入板蓝根粉末搅拌均匀,将布料晾干,再反复浸泡、晾干,直到染色达到理想效果,让布料呈现出美丽的蓝色。

岜沙苗族服饰的制作工艺和创新别具一格。例如,在颜色的选择上,常以黑色为底色,并以红、绿、黄等鲜艳的颜色为点缀,使整件服饰更加鲜明夺目。此外,苗族服饰的刺绣纯属手工艺,每件各不相同,通常使用彩色的丝线,图案以花鸟、山水、人物居多,在衣领、袖子等细节部分更加细致。在路边凳子上,随便看到一只没绣完的鞋底,都精巧绚丽。

岜沙苗寨并不小,游客只会沿着寨子最高处走一圈,几乎没有人走到半山腰甚至山脚下的村落。体验岜沙苗族文化的最佳方式是住进苗族家庭里,与当地居民一起生活,更深入了解当地的文化和生活方式。有人说,岜沙苗寨有个“百龙洞”的溶洞,是苗族祖先避难所,也是苗族传说中的神秘之地。不过,这个溶洞并不为旅游所开发,只有本地人带领下,才有可能进去。

岜沙苗寨,就像山间薄雾与潺潺流水间的一个神秘梦境;深入苗族文化的内心,体验这个古老民族的丰富多彩。正是这种独特的魅力,让岜沙苗寨成为了一个值得前往的目的地。夜幕降临,苗族民居内点起篝火,欢快的歌声和敲芦笙飘荡在空中。火光映照在姑娘们的面容上,流转出温暖的光芒。此时,寨子里的一切都变得安静而祥和,仿佛时间也为之定格。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