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星桥,我们的黄果树第一站(下)——贵州7日(3)
宽阔的河道到了下游,形成了一条宽阔的瀑布。虽然高度略有不足,但宽度也足以弥补了这个缺陷。说是不高,要算起来也有十余米,潭沿面上隆起的石包像一张张下覆的莲叶,交错搭连,河水在每一张“叶面”上均匀地铺开,纵情地漫流,就像是千万条的银链子,因此被称为“银链坠潭”,瀑布也被称为银链坠瀑布。天星桥景区出名的并不是天星洞,人们愿意走下半程,多数就是冲着它来的。
站在潭边,瀑声隆隆,气势雄伟。但因为有大瀑布珠玉在前,所以银链坠瀑倒显得秀气一些,因此被称为黄果树瀑布群中最秀美的瀑布。对于来自江南的我们来说,这段瀑布那也是很壮丽的。
落到下方,就是珍珠泉。这个名字的源起,是因为水流在石面上滚成了一颗颗的珍珠。不过泉其实不起眼,我们尽被瀑布给摄了魂。
往前走,水流就平缓得多了。经历了那样的壮阔飞溅,这会儿它们平静地流淌着。再加上这里游客稀少,倒显得很安静。
走到飞瀑桥,桥下的水流又流了。据说洪水季的时候,它的声势也是很惊人的。在以为这次会比初春的水量丰沛一些,可惜旁边的路被封锁了,看样子声势也不算是很大。
再往下游走,河流又开始越来越宽阔,也越来越平坦了。水声潺潺,绿意葱茏,不知不觉就走到了尽头。
路侧有黄果树民俗博物馆,可以免费参观。除了像我们这种时间预算比较充裕的游客,一般游客几乎不踏进馆内。
不看介绍,我们还真不知道苗族居然起源于黄河文明,他们的历史可以追溯到传说中的黄帝炎帝蚩尤的年代,蚩尤正是苗族的先人。后来,苗族从黄河中下游一带迁徙到了今天的贵州、四川、云南、广西和东南亚等地,在古代不发达的交通条件下,这条迁徙之路确实够长的。
安顺被誉为“东方第一染”,普定和平坝的苗族蜡染堪称个中之最,最古老的则属黑石头型苗族彩蜡。
展柜里陈列了苗族的首饰,像银帽、银项圈等等,看着分量可都不轻,估计不能久戴,大约节日里穿上盛装的时候,会戴上它们吧。
布依族是古代百越人的后序,人口比苗族要少得多,不过他们有自己的民族语言,在音乐上有著名的八音座唱、铜鼓十二则和双笛管等。他们的纺织品也比较出名,像斗纹布、格子床单等都颇受游客欢迎。
“屯堡民俗区”介绍了安顺的屯堡,这是源自于明初朱元璋的调北征南事件,安顺的天龙屯堡和云峰屯堡都保存得相当完整。
要说少数民族的银饰打造得那真叫一个精致,汉民族多年来崇尚黄金,相对来说银饰制品的工艺就粗糙了一些。这些民族饰品少见黄金,倒是以银饰为主,极尽精致之能事。
走到这里,早就过了饭点儿,幸好我们有预见地带了一些干粮以作充饥,走到这儿终于看到了餐厅。原以为景区餐厅的售价会很贵,谁知人家的价格居然挺亲民。一份辣鸡粉15元,怪噜饭20元,虽然份量不算多,但已经很让我们满意了。出门遇到有当地的居民在售卖玉米,顺手带了两柱,比车站卖得还便宜。
出口处就是我们甫进入景区就看到的马尾瀑布,从山岩中间喷涌而出,落在山岩下的潭水中,从侧面看还活脱脱像一匹骏马的尾巴。旁边有一株芭蕉树,不知道是什么时候栽下的,水珠飞溅在芭蕉叶上,不用下雨就能听到雨打芭蕉的声音,而且这打击的声音还着实挺大。
出景区,还在原来的地方候车,对面的岩壁上“天星桥”三个字很大很有气势,私以为如果不是黄果树大瀑布的名字前面有诸多第一的冠名,景区还是天星桥更能展示西南地区的喀斯特地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