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当前位置:首页 > 景点介绍 > 中国美景之最(四)

中国美景之最(四)

  • 发布时间:2024-09-24 13:10:05

《中国国家地理》“选美中国”活动评选的16类景观,大多属于自然风光,仅有最美城区和最美乡村两类是人工景观,前者评选出的中国最美的五大城区,第一名是厦门的鼓浪屿—一个面积仅1.91平方公里的小岛,这里不仅是景区,也是城区,隔一条宽600米的鹭江(实为深海)与厦门本岛隔海相望,但无桥可通,需坐渡轮上岛。

鼓浪屿以前是厦门的一个区,现为思明区下属的一个街道,常住人口不足2万人,但每年游客多达几百万,是厦门最热门的景点。鼓浪屿有钢琴、海景、老建筑三张“名片”,但钢琴属阳春白雪,难免曲高和寡;海景虽然很美,但并不是很有特色,我认为岛上的建筑和街道才是鼓浪屿的魅力所在、灵魂所在。

鼓浪屿近代建筑的形成有其特殊的历史背景,第一次鸦片战争后中英签订《南京条约》,厦门成为五个通商口岸之一,1843年正式开埠后,东、西方列强纷至沓来,1902年英、美、日、德、法等9国驻厦领事与清政府签订《厦门鼓浪屿公共地界章程》,鼓浪屿沦为殖民地性质的国中之国,次年成立鼓浪屿公共地界工部局,外国人在此开办教堂、商行、公馆、医院、学校,岛上出现不少西式公用、民用建筑。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东南亚的闽南籍侨商巨贾纷纷回国,他们大多选择在地理上相对独立、自然条件较好的鼓浪屿安家落户,1920年更是达到建房的高潮,大量别墅私宅如雨后春笋崛起,这些建筑多为西洋风格,最突出的特征就是圆拱外廊和西式立柱,均带有独立院子,有的门楼和窗框也很别致。

岁月如梭,时光荏苒,至今这些建筑大部分已满百岁,其中有号称"鼓浪屿十大豪宅"的著名别墅为:八卦楼、海天堂构、黄家花园、黄荣远堂、容谷别墅、林氏府、金瓜楼、番婆楼、杨家园及汇丰公馆。2005年“鼓浪屿近代建筑群”名下19处30幢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13年鼓浪屿会审公堂旧址等17幢近代建筑入选扩展合并项目,也跻身“国保”之列,2017年“鼓浪屿国际历史社区”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成为中国第52项世界遗产项目,同年底鼓浪屿近代建筑群入选第二批中国20世纪建筑遗产名录。据统计鼓浪屿现存各种历史风貌建筑439幢,其中重点历史风貌建筑129幢,大致分为公共建筑和私人住宅两大类,前者为教堂、学校、领事馆、海关办公场所。从地理位置看,这些历史风貌建筑大致可分为东部、中部和北部三大片区,街头路口的游览示意图已将其中的大部分标明,每处历史风貌建筑门口均有黑色盾形铭牌,“国保”单位另立有红色石碑,重要建筑还另有正立面图和详细中英文介绍的说明,

2020年12月下旬,我用了整整3天时间,踏遍这些历史风貌建筑分布最为密集的12条街巷,倘佯漫步在曲折幽深、清静优闲的小街长巷里,按图索骥,寻古探幽。鼓浪屿的市政道路和建筑基本保持上世纪初的构架,这里的小街长巷大都顺地势起伏,上下坡较多,至今仍不通汽车,观光游览全靠步行,每天游人如织,熙熙攘攘。

位于福建路38号的海天堂构建筑群,始建于1921年,是中西合璧的代表性建筑,占地面积达6500平方米,内有5座建筑,是鼓浪屿上幢数最多的历史风貌建筑群,也是唯一按照中轴线对称布局的别墅建筑群,这组建筑群主次分明,中轴对称,其中四座洋楼为殖民地外廊风格,最后建成的中楼位于正中,最大也最有特色,中式风格,歇山顶,红砖方柱,而其立体门楼的规格和样式,在鼓浪屿老建筑中也是独一无二的。

在鼓浪屿别墅中大名鼎鼎的黄家花园,南、中、北3幢楼成品字形排列,前面是宽大开阔的足球场,毫无遮挡,视野极好,北楼临街处还有一幢长条形的小北楼,拥有晃岩路25、27、29、31四个门牌号,占地面积高达12000平方米,是鼓浪屿占地最大的私家住宅,当年号称“ 中国第一别墅”。

泉州路上最著名的历史风貌建筑是99号的金瓜楼,建筑主体为前后设有外廊的三层三开间平面布局,建筑面积并不算大,立面也比较一般,最博人眼球是顶部两侧的八棱形攒尖形穹顶,因穹顶外形如瓜,人们习惯称之为“金瓜楼”,实际上金瓜并非金色,而是朱红色,金瓜楼之名并不准确,但它在鼓浪屿众多建筑中的确特别显眼,被誉为20世纪上半叶鼓浪屿华侨洋楼建筑的代表作。

鼓新路43号是著名的“八卦楼”,它既是过去海轮进出港口的标志,也是厦门近代建筑的代表,从对岸厦门鹭江道看鼓浪屿,最醒目的建筑就是八卦楼,建筑面积达3710平方米,高近26米,是鼓浪屿最大、最高的单体别墅,四周回廊有82根大圆柱环绕,直径10米的巨大红色穹顶更是引人注目,因穹顶有8道棱线,人们习惯称它为八卦楼,但与八卦图毫无关系。

除此之外,鼓浪屿还有两处网红打卡点不能错过,一是中华路21号的亚细亚火油公司旧址,其下排的哥特式尖券拱窗非常特别,造型酷似圆睁双眼的猫头鹰,

而位于鼓新路44号三岔路口的“最美转角”,也是鼓浪屿上的网红打卡圣地,两条街巷在此交汇形成的45度夹角处,一栋三层红色砖楼亭亭玉立,砖楼下方的木质路牌更增添了文艺气息,拍照的游客络绎不绝,排成长队,以前这一带比较冷清,自从游客码头移至三丘田后,这里变得热闹起来。

“选美中国”16类评比的最后一项,是中国最美的六大乡村古镇,其中丹巴藏寨位居第一。丹巴县是四川甘孜州的东大门,也是川西旅游环线上的重要节点和主要景区,县城位于一条狭长的山沟里,周围都是大山,大渡河和大、小金川等5条河流在此汇聚,以中路、甲居、梭坡为代表的藏寨是其独有的旅游景观。丹巴藏寨在川西的嘉绒藏寨中最具特色,是中国乡土民居建筑的一朵奇葩,一户人家一座寨楼,占地约200平方米,一般为三层,也有四层的,一侧还配有厢房,底屋均为家畜圈,其上依次为锅庄室、储藏室、居室、经堂,其中二、三楼分别有天井和L型露天大阳台,木质构架部分和屋檐均为红色,在二层以上的墙体刷白色或墙体原色与白色相间,整个建筑物外形犹如虔诚的佛教徒盘腿正襟危坐诵经姿态。每年春节前夕,寨房主人们都要依照传统习俗,以当地的“白泥巴”为主要原料,通过配方煎制成白色染料,精心涂染寨楼墙面,为整个寨楼披上洁白的盛装,所以藏式民居看上去都很新,色彩鲜艳。

中路藏寨距县城13公里,是近几年新开发的景点,不仅规模比甲居大,还有多达21座碉楼,在这里还能远望墨尔多神山,环境比甲居藏寨更宁静、更原生态,也更有特色,2007年被中国古村落保护与发展专业委员会评为首批16个“中国景观村落”之一,目前暂不收门票,藏寨分布在山腰上,但没有景交车,如需坐车上下要请民店宿老板帮助联系,2021年5月中旬我报团参加“川西行小环线游”,丹巴的首站就是中路,住宿的地点位于藏寨的最高处。早饭后我沿大路向下步行漫游,远处的墨尔多神山高耸入云,巍峨壮观,山腰之下则白云缭绕,美不胜收,“墨”在藏语中一般指女性,也就是说墨尔多是座女神山。

继续下行不远,路边有座碉楼巍然屹立,这是我们与碉楼唯一的一次近距离接触,可见顶部四面均呈V字缺口,楼身只开寥寥数窗,错缝修砌的墙面极为平整,棱角分明的转角如同刀劈斧削,砌石匠的手艺令人惊叹。川西碉楼盛行于隋唐时期,在甘孜、阿坝地区十分广泛,历史上大小金川一带均有建碉的风俗,而且愈往西碉楼愈多,到丹巴时则碉楼成片,或三五一群,或独立山头,形成高耸林立的碉楼奇观,古碉数量种类之多、建筑之奇,堪称国内独有、世界罕见,故有“千碉之国”之称,鼎盛期的丹巴碉楼不下3千座,有的大村寨竟有百余座,全县目前尚存古碉166座,外型以四角为主,也有五角、六角、八角,最多的达十三角,角越多说明其越富裕,高度也从10米、20米逐渐发展到30米、35米,主要建筑材料是山石、泥、麻筋、木头等,由专门的砌石匠修建,这些工匠是村里最受尊敬的人,他们施工时不绘图,不吊线,全凭经验,信手砌成,但极为坚固,

可屹立数十年甚至数百年,经历多次地震仍然挺立不倒。据说丹巴的碉楼都有自己的名字,而且还有性别之分,女性碉楼的木梁露在外面,时间长了会发黑,所以女性碉楼的楼身上有一道一道的黑色痕迹,而男性碉楼的木梁在内部不外露,所以没有痕迹,看来眼下我看到的这座属于男性碉楼。上午8点半我来到白马观景台,从侧面俯看全寨,白色的藏房鳞次栉比,民族风格浓郁,金顶的寺庙独立其中,色彩缤纷却毫无零乱之感,可见七、八座大小碉楼高低错落,巍然挺立,给中路藏寨的风采添上浓重一笔,其实在前往丹巴的路上我们就已看大渡河对岸不少的藏寨,但规模没有这么大,碉楼也不是这么多,远处的墨尔多神山此刻又横云披身,如同洁白哈达,场面大气磅礴,令人震撼。

告别中路藏寨前往甲居途中,旅游大巴还绕道前往距县城约4公里的梭坡乡隔河观“楼”,梭坡藏语意为蒙古族,据说古时曾有大批蒙古人在此放牧,故名。梭坡乡位于大渡河畔的对岸,是丹巴县古碉楼最集中的地方,共有84座之多,占全县现存古碉的一半以上,其中包括世界上唯一的五角碉,但只有一座碉楼可以进去参观,梭坡藏寨最佳观景台在大渡河畔的公路旁一侧,藏寨全景基本可以一览无余,远望对岸碉楼林立,非常壮观,据说最佳拍摄时间是在黄昏时分,所有的碉楼都沐浴在晚霞之中,显得金光灿烂。

告别梭坡藏寨前往甲居藏寨,甲居藏语是百户人家之意,距县城仅8公里,也建在高山之上,在3个藏寨中开发最早,名声最大,但也有过度商业化之嫌,景区门票50元,有景交车上山,但这里并无碉楼。上午10点我来到甲居藏寨游客中心时,天空已完全放晴,云特别地白,天格外地蓝,山上的藏寨宛如世外桃园、人间仙境。

在视野开阔的观景台眺望,在相对高差近千米的山坡上,一幢幢藏式楼房洒落在绿树丛中,有的三、五成群相依相偎,有的远离群楼,孑然独立,黄红相间的藏式楼房依山就势,错落有致,从大金河谷层层向上,一直伸延到卡帕玛群峰脚下,而大金河对岸的高山上白云飞渡,晴空一碧如洗。甲居藏寨完整地保存了嘉绒民居的基本特征,如使用原始的材料,采用原始的技术,保持传统而古朴的风貌,虽然随着历史的不断发展,可能在局部发生了一些改变,包括内部装修的现代化,但这些改变并不影响其整体的传统风格,无论房屋和厢房如何建造,顶层外缘都环围着黄、黑、白三种色带,这也是嘉绒藏寨的一大特色。

除了最美城区和乡村古镇外,“选美中国”评比活动还有不少人工景观没有列入,如风格多样的民居建筑。中国地域广大,民居异采纷呈,如闽西的土楼、陕北的窑洞、北京的四合院、上海的石库门等,其中皖南的徽派建筑是南方北方民居的代表,山西的晋商大院是北方民居的代表,后者以常家庄园最为著名。常家庄园位于晋中市榆次区东阳镇车辋村,始于十八世纪末、繁荣两个半世纪的“中俄万里茶路”就是常家开辟的,起点为福建武夷山市下梅村,经湖北、河南、山西、河北、内蒙,先水路后陆路,再改用驼队穿越1000多公里的荒原沙漠,终点为中俄边境口岸城市的恰克图,是与“丝绸之路”齐名的另一条重要国际贸易通道。常家成为中国对俄贸易的第一世家,也是茶叶之路上经营时间最长、规模最大者,常家到清乾隆时已跻身于巨商大贾行列,在故乡榆次车辋村开始了大规模的宅院建设,先以村西南为轴心,向东、南发展,建成一条街,俗称西街,又称为“南常”,后又在村北重新购地,填平废渠,由东向西建成一条新街,俗称后街,又称为“北常”,历经乾隆、嘉庆、道光、咸丰、同治、光绪共6朝近150年不断修筑,使原先4个自然村连成了一片,逐步形成“南常”和“北常”两大宅院建筑群,有楼房50余座、房屋5千余间、园林7处的庞大规模,占地达60多万平方米,在清代晋商大院中首屈一指,规模为三晋民居建筑之首,是众多晋商大院中真正的“王中王”,从其名称不叫大院而是庄园,人们也可见其中的端倪。1948年解放战争时期,车辋村所在的榆次、太谷、徐沟3个县交界地是晋中战役的主战场,“南常”主院“石头巷”遭到很大破坏,“北常”雍和堂正厅被毁。新中国成立初期,“南常”宅院的全部、“北常”后街西面和南面的宅院,大多分配给贫苦农民居住,部分仍留给常氏后代;后街东面北侧的20多个院落收归国有,作为残废军人疗养院。文革中破“四旧”风行一时,常家庄园数以千计的影壁和砖、木、石雕被毁,到上世纪80年代,逐渐富裕起来的农民开始追求新式建筑,“南常”和“北常”宅院大部被拆除、改造,仅疗养院占用的“北常”部分宅院基本保持了原貌。目前开放就是原常家庄园遗存的“北常”半条街,共计12余万平方米,不及原面积的1/4,其中宅院4公顷、园林8公顷、附属房屋3公顷,庄墙12公里,形成一山、一阁、两轩、四园、五院、六水、九堂、八贴、十三亭、二十五廊、二十七宅院的格局。常家庄园即使只剩“北常”半条街,仍是规模最大的晋商大院,也是中国最大的庄园式民居建筑群,著名的曹家、乔家、渠家均望尘莫及,连号称“民间故宫”和“山西紫禁城”之誉的王家大院,占地面积也仅4.5万平方米,还不及常家庄园半条街的一半。2020年9月我慕名前往一游,在太谷县火车站前坐801路前往20公里外,上车时与司机讲好在常家庄园下车,半小时后司机在一个三叉路口停车,并告知右前方不远处那片有一楼阁的丛林便是,走过去约1公里。沿公路走到常家庄园门口,只见拱形石桥对面,矗立着一座高大的城楼,

常家庄园的规模和气派的确不一般,竟然把庄园门建成城楼式的城门,王家大院也像座城堡,却没有一个像样的城门,如果仅从大门的规模看,常家庄园也完全是一座城了。走进城门就是一个大广场,在右侧墙上有一大幅的庄园全景图,接下来展现在人们面前的是一条长达650米长的大街,在街口的路边是一座有240多个“常”字的砖雕影壁,字字不同,工艺精湛,

影壁对面就是常氏宗祠,以前见过的山西晋商大院宗祠一般只有一小间,但常氏宗祠却是一个单独的三门四进大院,建于清光绪五年(公元1879年),进深100余米,南北中轴,东西对称,据说是中国北方现存规模最宏大、结构最完整、设施最齐备的祠堂建筑群,分石围栏外院、前院(戏台院)和由献厅分隔而成的里院上、下院,最后的正厅在“报本”匾下排满了祖先牌位。

出常氏宗祠沿街向前,左侧均未修复开放,而右侧十几个门楼一字排开,由东往西依次是节和堂、人和堂、慎和堂、谦和堂,大街中段立有一座石牌坊,旁边就是常家的家族书院,大门两旁有“学”、“海”两个大字,很明确地道明这组建筑的性质,书院因珍藏稀世珍品石芸轩法帖而名石芸轩书院。山西大院中自设书院的只有常家庄园,由石芸轩大书院、私塾院、约斋书院3组院落组成,布局上连为一体,形成一片园林式的书院建筑群,是中国民居中规模最大的书院。

石芸轩书院西侧分别是养和堂、客房院、体和堂、广和堂、贵和堂,每个大院布局相近,里院正中都建有一座木结构的牌楼,飞檐斗拱小巧玲珑,牌楼两侧各有砖雕花墙,将正院隔为里五外五、里五外四、里五外三等多种形式,这里的砖雕、木雕、影壁也非常精美。

山西的大院内基本没有园林,只有乔家大院有一小块,但在常家庄园中中不仅园林较多,而且占地广阔,院落之间与院落之后大多建有花园,如杏园、狮园、遐园等,均有小门与正院相通,这是常家庄园的最大特色,也是与其他山西大院最主要的不同之处。常家庄园中中最大的园林是横垣在北面呈长条状的静园,

占地120亩,面积达到8万余平方米,占整个庄园面积的2/3,是中国最大的北派私家园林,别说仅1.2万平方米的北京故宫御花园,即使5万多平方米的苏州最大园林拙政园林也自愧不如。静园内花红柳绿,小桥流水,一片湖光倒影,令人心旷神怡,园中的最高建筑“观稼阁”就是我们刚才路边下车时所看到的林中楼阁。

我在常家庄园逛了2个多小时,离开时遇见一对老夫妇,他们已在此游览了快一天了,常家庄园真是大啊!过去人们常说“王家归来不看院”,我认为现在应该改为“常家归来不看院”了。

说到风格多样的中国民居建筑,不能不提其中独树一帜的客家民居。在中国的历史上,每次中原动乱都会导致大规模的移民,这些南迁的移民被统称为客家人,在经历了五次大规模的迁徙后,逐步形成了粤、闽、赣以及桂、湘、川、台等客家聚群。客家先民虽辗转多处,但其历史文化和族群意识却依旧鲜明,其中很重要的一个维系因素就是客家方言,另外一个鲜明的特征便是客家民居,主要分为土楼、围屋和排屋三大类。在这三种经典样式中,以土楼分布最广、数量最多,在福建、广东、江西结合部一带山区较为常见,据说达3万多座,主要集中于在闽西南一带,粤东、粤北和赣南也有少量分布,如广东饶平县的道韵楼和新韵楼。

土楼通常是指利用不加工的生土夯筑承重墙,从而围成群居和防卫合一的大型楼房,居民绕墙内侧一圈而居,中间一般为公共场所,其上均无屋顶,而是露天的大型天井。根据最新研究,土楼并非客家人专有,福建漳州的闽南人也建造土楼,而且几乎县县都有,时间上也早于闽西客家人,因此,福建土楼的内部结构可分为闽西(客家)通廊式和闽南(漳州)单元式两大类,前者每一层的走廊相通,后者的走廊按户隔断,每户一梯,并在最底层向天井各自开门。

土楼的墙壁均厚达1米以上,并往上逐层减缩,底层一般不开窗,楼高一般为3至5层,一层是厨房,二层是谷仓,三层楼以上才是卧室,每座土楼都有一个吉祥雅致的名字,镌刻于大门之上。土楼与其他类型民居的区别不仅在外型上,坚固性、安全性、封闭性以及合族聚居性更是其突出的特点,如果说山西大院是家族的别墅,土楼则是同姓共居的集体楼房,每一座土楼都是一个“大家庭,小社会”,几十户、几百人同祖同宗同血缘同家族,过着共门户、共厅堂、共楼梯、共庭院、共水井的和睦生活。

此外,在闽中的永泰、尤溪、大田、沙县、永安一带还有类似土楼的堡、寨、庄式建筑,在外型上多为前方后圆,与广东的围屋很相似,比较著名的有永安市槐南乡的安贞堡、大田县建设镇的琵琶堡、沙县水美的双元堡、尤溪县台溪乡的茂荆堡、永泰县同安镇的同安寨和仁和庄等。

赣南土楼多为方形,广东土楼为前方后半圆,而福建土楼的外型则多种多样,其中方型、圆型最为常见,而方楼的出现早于圆楼,也有少数其他形状,如五角形、八角形、半月形、椅背形、椭圆形、曲尺型、五凤楼等,但在各种型状的土楼中,以圆楼最具视觉冲击力、最震撼人心、最受游人喜爱,也最具福建特色。

福建土楼大部分建于明末清初,但上世纪中后期仍有新楼涌现,最年轻的土楼应是永定区陈东乡的福盛楼,建成于1981年,至今只有短短40年历史。南靖县书洋镇的裕昌楼建于元代中叶,工程历时30 年(公元1308—1338年),是唯一建于元代的土楼,5层18.2米,也是最高的土楼,但有明确纪年的土楼,一般认为是华安沙建镇的齐云楼,椭圆形,单元式,其石门楣上镌刻为明万历十八年即公元1590年,被尊为“土楼之母”。

福建土楼大多藏身于祟山峻岭之中,过去长时间默默无闻,很少引起外界的关注,真可谓养在深闺人未识,据说当初还是美国间谍卫星首先发现,将这些圆形土楼疑为导弹发射基地,所以有人戏言,土楼会成为福建旅游的热点之一,应该感谢美国人的首探之功。福建永定、南靖、华安三县的“六群四楼”,共计46座土楼作为福建土楼的杰出代表,2008年被联合国科教文卫组织列为我国第36处世界(文化)遗产。土楼作为一种旅游资源,龙岩市永定区可谓得天独厚,据说拥有土楼二万多座,在各县中开发、宣传得也最早,在列入世遗的“六群四楼”中,也以永定为最多,有洪坑、高北、初溪三个土楼群共21座和衍香楼、振福楼两座单体土楼。漳州市南靖县拥有土楼一万五千多座,总体数量比永定少,开发时间也比永定晚,但南靖也有田螺坑、河坑两个土楼群共18座和怀远楼、和贵楼两座单体土被列入世遗,数量上与永定相差无几。此外还有华安仙都大地土楼群3座。

上述土楼我大部分都已去过,由于土楼数量众多,分布较广,我的土楼之旅是分为多次、历时八年才完成的,如果要评选最美土楼,应属永定区高头镇高北村的承启楼,虽然它并不是最大的土楼,但院内地面有四环,加上中心的圆形祖堂,看上去好似五环,在圆形土楼中较为罕见。2005年底的首次土楼之旅我就到过高北,高北村有一片土楼群,其中4座被列入世遗,吸引我前去的正是这座承启楼,此楼始建于明崇祯元年(公元1628年),清康熙四十八年(公元1709年)完成,历经3代人81年时间,占地面积5376平方米,是高北土楼群中最大一座。

承启楼按照八卦格局,套用五行,九宫等进行布局,这在土楼建筑史上是独创的,也是绝无仅有的,此楼的直径为73米,外墙周长1915米,墙底厚达1.5米,顶厚也有1米,高大4层,屋檐伸出近4米,内部走廊周长近230米,院内环数多达四圈,是最多环的圆楼,全楼共有402间房,也就是说一天住一问,一年也住不完,人称“高四层,楼四圈,上上下下四百间;圆中圆,圈套圈,历经沧桑三百年”。那天一大早,我从振成楼所在的洪坑村赶来,进承启楼时售票员还未上岗,大门前的对联是:“承前祖德勤和俭,启后孙谋读与耕”,对联的首字合起来正好是楼名。当我登上四楼,环顾院内全景,不禁为其庞大的规模和多环的气势而震撼,

承启楼为江氏一族所建,属于纯正的客家土楼,鼎盛时曾住有600余人,现尚有300余人居住,土楼由四个同心圆的环形建筑组成,外高内低,环环相套,其中外环四层为主楼,高四层16.4米,每层72间;二环为会客厅,高两层,每层40间;三环为书房,单层,32间;四环为院落,中心是祖堂,整个内院显得满满当当的。全楼上下设有四道楼梯,对称分布于楼内四个方向,在外环连外墙处,夯子墙至四层作隔墙,以达防火效果,楼内大门与厅,厅与侧门有通道,圈与圈之间有巷道,楼中廊道回转,进入楼内就如进入一个迷宫。

1986年它曾作为福建民居的代表上了中国邮政发行的《民居》系列邮票,其中面值1元的福建民居的图案就是承启楼。2021年中国邮政发行了《福建土楼》邮票,其第4枚也是承启楼。目前承启楼的门票价格为50元,但白天进楼只能在底层活动,每天下午5点半保安下班后可以上楼,精华全在楼上俯瞰,不过需另外再付10-20元,里面的居民会带你去最上层,其实拍摄内景的最佳位置在3层左右。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