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当前位置:首页 > 景点介绍 > 北上日记(十一)边境线上

北上日记(十一)边境线上

  • 发布时间:2024-08-29 08:03:40

和谁:和朋友

天数:18 天 时间:9 月 和谁:和朋友

离开六鼎山文化旅游区,我们驱车直奔珲春市的防川风景区,那里是中国、俄罗斯和朝鲜三国交界的地方,素有“一地看三国”的说法。

从敦化市开始,我们就进入了延边朝鲜族自治州的地域,看到路边有一家朝鲜族的院落,幌子上有可就餐的字样,走进去,先解决午餐再说。

到防川风景区的停车场换乘景区的大巴车,很快就到了边境线上的龙虎阁,那是一座13层的仿古建筑,高64.8米。乘电梯上到观景台上,三国的地貌清晰可见。

脚下密密的丛林里,有一条铁丝网隐约可见,那就是中国和俄罗斯的国界线。 俄罗斯一方的村庄叫做包得哥尔那亚,站在龙虎阁上,俄方圆顶的雷达站,高高的瞭望哨,都看得清清楚楚。

1860年,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沙俄逼迫清廷签署“中俄北京条约”,我国被迫割让了乌苏里江以东至图们江口约4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自此我国失去了东北地区的日本海出海口。

在中俄国界线上,有一块清朝光绪年间竖立的“土字碑”。1885年,钦差大臣吴大澄到吉林视察边防,发现沙俄挪动了勘界碑,据理力争,重新确定了边界,把界碑从距图们江口46公里处外移30公里,收回了总面积10平方公里的土地,且争回了图们江的出海权。可惜土字碑现在属于边防哨所的范围,不对游客开放。

图们江是朝鲜和俄罗斯以及中国的界河,一座铁路桥连接着朝鲜和俄罗斯,是朝俄陆路贸易的唯一通道。 朝鲜一侧归豆满江市管辖,只见农舍散落,沃野千顷,正值水稻成熟的季节,黄灿灿的一片,看来今年是个丰收年。

放眼远眺,天际线上就是日本海,离这里不过区区的15公里,而“中俄北京条约”的签订,却使我们丧失了入海口。 与历史上的屈辱形成鲜明对照的,是我们现在的强大与自信。不远就是防川瞭望塔,那里素有“东方第一哨”之称。“祖国利益高于一切”八个大字赫然醒目。

脚下广场上的花坛里有两个醒目的篆体汉字,一个是“龙”,一个是“虎”,,据说当年吴大澄与沙俄谈判时,虽然国弱式微,依然用龙湖之气鼓励自己,最终赢得谈判。

村口竖立着一个喀秋莎雕塑,我百思不得其解,后经查实得知:1938年7月,日方在中苏边境的张鼓峰挑起了战役,战役历时13天,以双方签订停战协议而结束。战役期间,苏联拍摄了大量纪录影片和照片,著名诗人伊萨可夫斯基据此写出了脍炙人口的诗歌“喀秋莎”,苏联作曲家勃兰切尔把它谱成了歌曲,在卫国战争中广为流行,甚至风靡我国。这里是“喀秋莎”的诞生地,竖立这样一座雕塑也就顺理成章了。

饭后出发去图们市,两地相距74公里,不过一个小时的路程。早上还是多云的样子,路上就下起雨来,雨越下越大,及至到了图们市的国门景区,又变成细细的雨丝,看来老天爷也眷顾我们。

穿过图们江畔的广场,沿着滨江公园前行,江边还停泊着船样的餐厅,原来是可以在那里就餐的,现在因为疫情的缘故,高大的铁丝网把图们江隔离开来了。

不远处就是国门景区,建于1941年的图们江公路大桥已经废弃,对应的老国门也已经关闭;一侧新建的大桥已经落成,高大的新海关更加庄严。沿着公路桥走到中间,一道铁丝网拦住了去路,桥面上用中朝两种文字书写着“边界线”三个字,站到边境线上,来一张到此一游。

滨江公园里有不少雕塑,大都是朝鲜族的生活照。

紧挨着就是那座86号界碑,那里也是图们江的老码头,江面不宽,对岸的一草一木都清晰可辨。界碑旁有一个巨大的石碑,上面写着“山水图们欢迎您”,站过去,来一张靓照。

背后就是日光山,那里是居高临下观看朝鲜的最佳地点。开车上到景区的停车场,山坡上是一座雕塑公园,用长焦拉过来几张,算是没有白来。

站到山崖边上的观景台上,图们江变成了一条细流,山川、河流、牧场、农田,构成了一幅幅原始状态的田野图画。

朝鲜一侧的老村庄旁新修建了 不少楼房,听当地老乡说,那都是中国援建的,由于朝鲜缺电,夜晚至今还是漆黑一片。

离开图们市,我们去往长白山下的二道白河镇,大风呼呼的刮着,摄友们蜷缩在旅馆内,没有心思出去溜达了。

但愿,明天是个好天,能够顺利登顶长白山。

友情链接